你是不是也這樣:報了一堆銷售課,筆記記了半本子,回到公司還是搞不定大客戶?
我告訴你,因為你成了 “營銷知識的囤積者”,而不是 “實戰派”!
過去十幾年,我輔導了200多家客戶,很多老板每年花二三十萬的學費。但說實話,市面上 80% 的課,對企業營銷落地都是 “隔靴搔癢”—— 講理論的多,說透 B 端大客戶博弈的少;喊 “狼性” 口號的多,給標準化流程的少。
我以前在做銷售的時候踩過的坑夠裝一卡車:聽過某大師講 “搞定老板就能簽單”,結果學員沖上去跟客戶董事長聊技術參數,當場被趕出來;學過某課程的 “逼單話術”,用到工業設備銷售上,客戶直接回 “你們太急功近利,合作就算了”。
但也正是這些試錯、碰壁,讓我們團隊把服務 200 多家工業企業營銷的經驗,熬成了能落地的體系。
很多老板問我:“樊老師,到底什么樣的銷售課,才適合我們工業品企業?”
我今天堅決地告訴你:只講金句,不講體系的課,都是耍流氓!
聽起來很嗨的“成功學金句”,你聽的時候熱血沸騰,回去一臉懵逼,完全沒法落地。
今天我掏心窩子說 5 個標準,幫你避開 90% 的智商稅:
垃圾課給你一套 “放之四海而皆準” 的話術,好課會告訴你:面對設備采購商該聊生產效率,對接工程總包要講安裝兼容性,跟設計院溝通得懂規范標準。
我們給學員的 “客戶分層攻堅手冊”,光把客戶按行業分類就列了 12種,每種都附帶著 3 個以上的破冰話題。
聽課時覺得 “哇,說得對”,回去后還是不知道怎么干 —— 這是很多課程的通病。原因很簡單:大師給你的是 “靈光一閃”,不是 “操作指南”。
好的銷售課,應該像給戰士遞槍。比如我們講 “大客戶談判”,不會只說 “要找關鍵決策人”,而是給你一套 “決策鏈地圖” 模板:從技術部到采購部,從使用部門到老板,每個環節該找誰、說什么、用什么資料鋪墊,都列得清清楚楚。
一個從沒賣過工業產品的老師,給你講 “如何搞定鋼鐵廠客戶”,就像沒開過車的人教你漂移。工業銷售的水太深:客戶要招投標怎么辦?賬期談判卡殼了怎么破?這些不是坐在辦公室能想出來的。
我自己跑過 117 個工業廠區,最慘的時候在客戶車間蹲了 3 天,就為了看我們的產品測試運行情況。沒聽過客戶的拒絕,哪懂怎么教別人成交?
碎片化的知識,只會帶來體系化的混亂。
垃圾課給你一堆散裝的“點”,而好課會給你一張完整的、邏輯自洽的“作戰地圖”。
工業銷售的周期短則 3 個月,長則半年、一年,聽完課當天熱血沸騰,過兩周遇到坎兒,還是會打退堂鼓。這時候沒人幫你拆解問題,學再多也白搭。
我們的《銷售 36 計》課程,專門配了 “實戰答疑群”。學員遇到客戶問題,顧問和其他企業的銷售總監一起幫你出主意;某電子企業的銷售總監說:“這群比課程還值錢,相當于多了個智囊團。”
我把15年銷售經歷,13年輔導銷售團隊經驗,總結在一堂銷售課程《銷售36計》。
如果你也想擺脫,現在學了就忘的困境,讓團隊能力突破,事業重獲新生,可以報名這個課。
某軸承企業曾靠銷冠撐業績,銷冠離職就塌半邊天。用我們的方案把銷冠經驗拆成 12 個可復制動作后,團隊人均業績比原來的提升 25%。
報名前 20 名額外送 1 次“銷售流程診斷”!
工業生意不好做,別讓無效的學習再消耗你的精力。與其在碎片化知識里打轉,不如把 36 個實戰場景練透。畢竟,能簽單的銷售,才是好銷售;能幫你簽單的課,才是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