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線高速運轉,新批次產品質量遠超行業標準,銷售報表卻總拖后腿。這是很多工業品企業的困境:手握好產品,卻看著別人用同款甚至劣質貨盈利。
問題出在哪里?
不少人歸咎于價格戰,但真相是,當你還在比拼原材料和精度時,對手已在客戶心中筑起信任護城河。暢銷品牌商賣的不只是產品,更是“靠譜”:技術細節清晰呈現、售后響應迅速、案例豐富,每環都在回答“為什么選你”。
困在生產端的企業總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卻不知客戶沒義務透過粗糙包裝、模糊參數、遲緩回復發現產品亮點。德魯克說創新與營銷是企業核心,前者決定走多遠,后者決定能否出發。若只顧產品質量,連像樣的手冊都沒有,早已輸在起跑線。
更糟的是“生產依賴癥”:總覺得提升性能客戶就會來。但市場反饋冰冷——同款產品,客戶愿為品牌商多付30%溢價,只因對方有24小時技術支持;同樣資質,大企業訂單排期,小廠庫存堆積,差別就在能否生動展示價值。
這些差距源于營銷思維缺失。脫離客戶需求的“閉門造車”,再優質的產品也只是倉庫擺設。突圍的廠商懂得用數字化方案展現價值、用案例證明能力、用服務消除顧慮,這些正是產品變利潤的關鍵。
《銷售36計》教你破局
若你正經歷這些:
1.產品堪比大牌,卻只能接低價單
2.客戶只比價,無視工藝優勢
3.想做品牌卻無從下手,投入無回報
我們團隊13年輔導了超過200家上市公司與行業領軍企業,總結了一套實戰銷售課程,《銷售36計》,如果你想擺脫目前業績增長緩慢或停滯的現狀,掃碼報名搶位.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