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玻璃行業已擁有世界最大的產品制造和加工能力,為響應行業“十三五”規劃與發展,玻璃行業作為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面臨嚴峻的節能降耗需求。
南京易司拓智慧能源解決方案,以電力大數據為基礎,采用智能化用能監測和診斷技術,構建了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化能源服務平臺,為玻璃行業提供電能優化服務,“互聯網+”智慧能源促進了玻璃行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南京易司拓玻璃行業應用案例
南京易司拓服務的某玻璃廠,是中國客車安全玻璃生產企業領域,集設計、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最具實力的品牌之一,是國內最早生產客車玻璃的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客車安全玻璃生產基地。
該廠每年電費達3000萬,高額電費增加了企業發展負擔。科學的節能降耗,轉型發展成為企業面臨的難題。
實施環境
★廠區由10kV供電,2個配電房, 總供電容量7750kVA。
★5臺變壓器:3臺1250kVA、2臺2000kVA。
★主要負荷:鋼化爐、單室爐、熱彎爐、風機。
實施方案
可移動負荷
基于大數據大型設備用電行為分析,找出可移動的負荷
①工廠變電站可移動負荷總量 ②某個電器可移動負荷
★A、對可移動負荷,從峰時段移到谷時段,享受峰谷電價差。
熱彎爐4——將負荷調整到夜間21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之間生產,每天可節約550元,每年將可節約電費20萬元。
全年移峰---峰谷電價差可以節省 139萬左右。
★B、對可移動負荷,參與電網的需求側響應,避免限電,并獲取補貼。
出讓負荷1000kW,按100元/kW計算,合計10萬元。
★C、對可移動負荷,降低負荷率,降低配用電系統損耗,變相增加設備容量。
本例電爐削峰填谷后,變壓器全年節約有功電量6萬度,節約無功電量52萬度,綜合節約電費12萬元。
待機負荷管理與節能
絲網—非正常生產時的負荷變化曲線
5月13~14日(周末),明顯可以看出存在43個小時待機負荷,造成電能浪費約6450kWH,直接經濟損失約5200元。
如果全年工作時間折合為42周,將會造成每年多繳納電費約21.8萬元。
通過初期治理,該企業節省能源費用約183萬,占總電費的6.1%
南京易司拓智慧能源服務幫助玻璃企業節能降耗、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電費成本,培育競爭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