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墨烯產業奠基人馮冠平教授創立的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白俄羅斯邀請,擬落戶到中白工業園。中白工業園是中國和白俄羅斯兩國間最大的經濟技術合作項目,也是“一帶一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中白工業園首席執行官胡政先生、白俄羅斯對外經貿部副部長、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等相關政要熱情接待了烯旺科技來訪代表團。
是什么讓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毅然決然地踏上了“一帶一路”?又是什么原因選擇石墨烯這一新興材料行業鏈接中國和白俄羅斯之間的交流合作呢?
學者的使命
熟悉馮冠平的人都會稱呼他為“教授”,其實馮老是一位實實在在的“跨界達人”。他不僅是清華出身的高材生、教授、學者,還是深圳清華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深圳市石墨烯協會會長,更是諸多高科技企業的創業導師和股東、創投界的紅人。
2003年,SARS病毒肆虐神州。作為國內著名傳感學專家的馮老,帶領團隊不分晝夜奮戰,僅用7天時間就推出了首款能快速檢測出發熱患者的儀器——“紅外快遞測溫儀”,并設計出手溫測量式、額頭定位式、掃描式等三種類型,以適應不同場景需求。
2009年,馮老率先從硅谷帶回一小瓶石墨烯進行分析研究,并開始籌備從海外引進團隊創立并發展中國的石墨烯產業。
2014年,馮老在石墨烯領域首個投資的“第六元素”成功登錄新三板,真正讓石墨烯從實驗室走上了工業化流水線,并逐步走進老百姓的生活。
2015年,為了加快顛覆性新材料石墨烯在民生應用領域的普及,馮老以70歲的高齡創業,又專門成立了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親自坐鎮,帶領國際領先的石墨烯應用研發技術專家和科研人員,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進行深入的技術合作。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經研發出四大產品線30多個種類的面向老百姓生活領域的高科技產品,如石墨烯遠紅外電暖器、石墨烯智能穿戴等諸多產品,相比傳統產品能耗降低30%以上。
截止目前,馮冠平教授孵化扶持了數十家石墨烯相關企業,總市值遠超百億,成為國內石墨烯領域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年近古稀的馮老還有兩個夢想:“一是爭取拿到國家科學發明一等獎;二是希望為國家孵化出在世界產業領域、在領先高科技領域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的石墨烯項目,并盡快讓石墨烯這種新材料走向千家萬戶,讓中國人成為下一個世界工業革命的發起者。”
材料的革命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材料更新的歷史。從“石器時代”、“陶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硅時代”,材料的發展推動著生產關系的調整、社會的進化和文明的進步。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就曾表示“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顛覆硅時代。”石墨烯到底是何方神圣?為何能夠掀起材料的革命呢?
石墨烯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二維材料,是世界上最薄、最堅硬同時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新型納米材料。幾分鐘完成手機和汽車充電;家里掛幅畫就能取暖;安全套變得更薄更安全;太空電梯取代宇宙飛船,太空遨游不再是白日做夢……2004年,石墨烯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兩位科學家發現,并很快因其強度最高、韌性最好、重量最輕等眾多驚人的特性被世人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石墨烯越來越多的優良性能不斷涌現出來,并被廣泛應用于眾多領域。
世界科技力的“一帶一路”
據全球石墨烯指數評估結果顯示,2016年樣板國家石墨烯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前三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和韓國。毫無疑問,中國是石墨烯研究和應用開發最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到2020年整體產業規模將率先在全球突破千億元大關。
石墨烯不僅在民用工業和家庭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在武器裝備、軍需裝備、軍工制造等領域也大有用武之地。以發熱應用為例,物美價廉的石墨烯將逐步取代金屬發熱絲和碳纖維,憑借其安全、快速、環保的特性,成為發熱領域的“超級材料”。
地處“歐亞經濟聯盟”和歐盟交界之地的白俄羅斯,是最早宣布參與并支持中國實施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之一,也是中國“一帶一路”計劃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白“巨石”工業園的順利落成,標志著中白雙方相互信任、合作共贏的戰略伙伴關系更加緊密。以烯旺科技為代表的一系列中國石墨烯企業的入駐,不僅是中國科技實力的一次世界性的輸出,更是石墨烯全球產業規模升級中的一大助推器。
現任烯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馮冠平教授,躊躇滿志地表示:“就讓烯旺先去探探路,讓中國公司成為全球領先的世界科技實力的智造者。”
白俄羅斯經濟部長濟諾夫斯基也表示,白俄羅斯將發揮本國物流運輸潛力、實現貿易多元化、為中白“巨石”工業園合作項目吸引更多投資,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多便利,促進“歐亞經濟聯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對接。